新能源汽车资讯

2019-02-08 20:02  来源:南国微闻   浏览:  

1、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政策环境及企业布局分析
 
 
2018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也带动配套充电行业快速发展。从*到地方政策,从充电行业到整车企业,国内充电桩的总体布局稳步迈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本文将对国内充电设施建设做全方位解析。
一、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设施的基本建设
充电桩行业的发展,是新能源汽车以及电动车行业发展的基本保证。2018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在低迷的车市竞争中稳步攀升,离不开*及地方政策的大力推行和根本保障,同时,也推动了充电行业的快速发展。2018年11月,*发改委联合能源局、工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发展进一步提出了硬性要求,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泉。结合相关政策,本文将做出如下梳理:
国家政策发布情况
国家层面关于充电设施建设政策汇总一览表
时间
发布单位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2018年11月
发改委
能源局
工信部
财政部
《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
力争用3年时间提升充电技术水平,提高充电设施产品质量,显著增强充电网络互联互通能力。居民区千方百计满足“一车一桩”接电需求。
2018年7月
国务院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在物流园、产业园、工业园、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农贸批发市场等物流集散地建设集中式充电桩和快速充电桩。
2017年1月
能源局
国资委
国管局
《加快单位内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单位内部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做好配套供电设施改造升级、创新单位充电设施投资运营模式、加大对单位内部充电设施的政策支持力度。
2016年12月
发改委
住建部
能源局
交通运输部
《关于统筹加快推进停车场与充电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通知》
到2020年,居住区停车位、单位停车场、公交及出租车场站、公共建筑物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纳入*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配建的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明显提升,有效满足电动汽车充电基本需求。
《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
按“一表一车位”模式进行配套供电设施增容改造,每个停车位配置适当容量电能表。对公共停车位,应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及电动车用户的充电需求,开展配套供电设施改造,合理配置供电容量。
《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
提出详细的建立充电桩的政策奖补条件,要求各部门建立信息上报和公示制度。各省(市、区)按照要求按月上报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 年,建成集中充换电站1.2 万座,分散充电桩480万个,满足全国500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2015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原则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或预留建设充电设施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分别为100%、10%、10%,每2,000辆电动汽车至少配建一座公共充电站。
 
重点省市政策推行及实施情况
从地方层面上看,国内重点省市同样重视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山东、湖南、河北等重点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其中,2018年12月,山东省提出,规划到2020年,将建成充电站920座、充电桩35万个;2018年11月,天津市发布了《天津市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方案提到, 2018~2020三年间,全市新增公共充电桩12,000个,总数达到20,000个;2018年10月底,北京市公用充电设施数据信息服务平台统计,已接入平台运营商50余家,上线社会公用充电场站1,500余个,接入单位内部公用充电场站2,000余个,接入公共专用充电场站500余个,共计充电场站4,000余个,充电设施约3.5万余根。
数据来源: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
根据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分省市来看,省级行政区域内所拥有的公共类充电桩数量前十的分别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北、天津、安徽、湖北。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较为集中,北京、上海、广东等加速发展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达77%;示范推广地区和积极促进地区共占23%。
二、整车企业在充电领域的布局现状
2018年,各大车企纷纷加快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整体布局,电动汽车的配套充电设备也纳入车企生产的考虑范围之中,充电设备的研发不仅能够为自家汽车保驾护航,还能在充电桩市场分得一杯羹,从车企整体利益角度来看,布局充电领域利大于弊。
 
时间   车企   主要内容
2018年12月  大众
推出了一款新型移动充电站,内部电能存储单元由二次回收的电动车动力电池组成,这款移动充电站将能够提供100kW的充电功率,充入24kWh电量仅需17分钟。它拥有360kWh电池容量,据说可以在耗尽前为多达15辆车充电。
2018年12月
宝马、保时捷
合作研发充电站,已在德国作为实验充电站开始运营,据悉,该充电站能够在3min之内将电动车续航里程充至100km,15min即可为电动车充满80%电量。
2018年11月
本田
无线充电技术是基于V2G车联网的双向能源管理系统,和传统的无线充电技术相比,它增加了向电网回传电力的功能,以达到储能的目的。通过本田的这项技术,电动车可以实现车辆与电网的双向充电。
2018年11月
宝马
宝马官方宣布,在公共充电服务领域,宝马已经建成了中国*公共充电网络——即时充电公共服务网络,并已经公布年内将充电桩数量从6.5万个提升至8万个,覆盖全国超过150个城市。
2018年10月  特斯拉
特斯拉宣布香港九龙湾富通中心的充电站开业。这座拥有50个充电位的充电站,规模位居亚洲之首。
2018年  比亚迪
2018年,比亚迪在国内建设公共充电桩1210个。
 
整车企业方面,国外整车企业在公共充电桩、充电站,私人充电桩领域研发较为深入,成果较多;国内车企中,目前只有比亚迪在公共充电领域有所涉及。综合看来,充电桩市场还是掌握在充电企业的手中,整车企业涉足较少,深思其原因,一是政策方面还尚未给公共充电领域提供更多优惠扶持,投入成本较大;二是目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规划充电网络;三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配套设施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主流,但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目前处于初步建设时期。政策方面,预计会不断督促地方政府及车企加快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保证电动车续航和整体运行。技术方面,需要对充电技术进一步升级,未来充电设施应注重安全化、智能化,匹配度更高、包容性更强,甚至应该考虑“一桩多用”,以节约建设成本。车企方面,应完善电动汽车配套服务,售后更加人性化,私人充电桩应被纳入汽车配套服务范围,该领域市场将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同心筑梦共襄复兴伟业,乘势而上开启崭新征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将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和实施,扎实履职尽责、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汇聚起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智慧和力量。
03-05
中国中部与丝路省(区)砂石及尾矿 利用产业发展大会在西安召开

中国中部与丝路省(区)砂石及尾矿 利用产业发展大会在西安召开

为积极落实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5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中部与丝路省(区)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下展开优势互补,推动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及机制砂高质量发展,“中国中部与丝路省(区)砂石及尾矿利用产业发展大会”于2021年3月5日在西安举办。
03-04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3月3日,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煤炭产量39亿吨,到“十四五”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全国煤炭消费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4000处左右,建成智能化煤矿1000处以上。培育3-5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组建10家亿吨级煤炭企业。
2021郑州环博会展位预定火热进行中

2021郑州环博会展位预定火热进行中

2021中国(郑州)国际生态环保产业博览会定于2021年8月27日-29日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美国新法案提案将为EV、电池等产品制造商提供80亿美元

美国新法案提案将为EV、电池等产品制造商提供80亿美元

据外媒报道,美拜登政府和国会中的民主党人宣称,他们在团结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将确保经济仍能提供高薪工作。该政府提出的一项新法案将直接把这种想法付诸实践。当地时间周一,密歇根州民主党参议员Debbie Stabenow和西弗吉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Joe Manchin提出了《美国能源制造就业法案(American Jobs in Energy Manufacturing Act)》,该法案将为生产减少碳排放产品和技术的公司提供至多30%的税收抵免。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