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存辉:新能源+储能 能源互联网时代“未来已来”

2018-02-07 11:18  浏览:  

“清洁能源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储能市场也迎来了爆发式发展机会”,近日,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某行业会议发表《新能源+储能,能源互联网时代“未来已来”》主题演讲中说到。

据储能联盟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75.4GW,年增长率3.9%。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8.9GW,年增长率18.9%,增速是全球的5倍左右。“面对高速发展的储能市场,中国企业要抓住机遇,更加成熟地运用储能技术为清洁能源服务,谱写绿色发展新蓝图。”南存辉指出。

据了解,创业34年来,正泰集团始终坚持围绕实业创新发展理念不动摇,通过打造低压成套、电力设备全产业链、智能量测、自动化控制、智能制造等系统解决方案,形成了电能产业链系统集成优势。与此同时,正泰通过大力发展户用和工商业分布式电站、加快建设“一洼地五生态圈”示范项目、积极参与售电交易改革、推进城市微网集成系统建设、加快智能社区集成系统创新建设步伐、推广智能楼宇系统集成技术及智能家居系统技术等,抢抓能源互联网发展先机,为储能市场爆发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与产业基础。

“当前,储能产业已经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但是,在技术、成本、商业模式等方面受到制约,此外在技术装备研发、关键技术、材料、模块、系统等方面还需要攻关。”南存辉认为,要结合产业化应用进行创新研发,重视基础研究进行技术应用开发,同时要关注前沿性、颠覆性、引领性技术创新,攻克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储能产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南存辉在演讲中也表示,近年来,正泰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在储能技术与产品、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上做了很多积极探索。正泰储能产品解决方案适用于用户侧调峰、发电侧辅助服务(AGC)、弃风弃光、微电网、家用储能等多个场景。在商用储能领域,正泰相关储能产品与系统已在北京、上海、山西等多地重点铺开,效果显著。下一步,正泰将集发、输、储、变、配、用+EPC全产业链优势和长期积累的品牌、渠道、资本、平台等资源优势,通过系统集成和优化设计降低总成本,助推储能产业更快实现商业化,同时积极探索峰谷价差套利、电力调峰调频、辅助服务、微电网、“光储充”等,开辟可盈利的商业模式,拓展储能应用到新领域。

“未来,我国的能源变革、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都将给储能产业创造巨大的市场商机,正泰将继续以技术创新助推行业发展、以系统集成降低成本,探索可盈利的商业模式,抓住储能市场爆发式增长机遇,加大步伐向‘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迈进,助力绿色回归、能源转型。”南存辉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国网湖南孟庆强:构建“新能源+储能”协同发展模式

国网湖南孟庆强:构建“新能源+储能”协同发展模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庆强表示,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积极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当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推动者”。为此,国网湖南电力积极服务能源转型,大力推动构建“新能源+储能”协同发展模式。
动力电池与底盘高度集成是大势所趋?

动力电池与底盘高度集成是大势所趋?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宁德时代中国区乘用车解决方案部总裁项延火透露,该公司将于2025年前后正式推出高度集成化的CTC(Cellto Chassis)电池技术。
储能牛年牛”转乾坤可期 百亿级投资项目频现

储能牛年牛”转乾坤可期 百亿级投资项目频现

进入2021年,电池头部企业扩产步伐仍未见止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粗略统计发现,前两个月宁德时代、中航锂电、蜂巢能源、亿纬锂能、欣旺达等电池企业纷纷加码投资,其中更有百亿级投资项目频现,前两个月统计在内的企业公布投资金额总额已达796.37亿元。
2021年预测储能锂电池行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2021年预测储能锂电池行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2021年锂电池新能源行业“牛”转乾坤可期。锂电池的火热就不用多说了,锂电池在传统领域主要应用于数码产品,在新兴领域主要用于动力电池、储能领域。电池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仍然被各大机构长期看好,可以预见,2021年电池新能源行业多个细分行业将迎来高成长发展新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我们一定要考虑新的电池,钠离子电池就是首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我们一定要考虑新的电池,钠离子电池就是首选

目前,在钠离子电池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推进速度等方面,中国企业都处在国际领先地位。中国有机会引领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钠离子电池产业化。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