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关键技术 我国重型燃机自主化发展更进一步

2018-12-26 08:28  来源:国家电投  浏览:  

12月25日上午,经"两机"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三大动力、北科大、国机集团、抚顺特钢等单位13位专家评审,我国首件300MW级F级重型燃机透平第一级静叶铸件顺利通过鉴定,标志着我国迈出了突破国外热端核心部件技术封锁、实现重型燃机自主化发展的坚实一步。

鉴定会上,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重燃")、中科院金属所、江苏永瀚及相关单位协同作战、攻坚克难,既交付了一套质量合格的实物叶片,更交付了一套固化的工艺体系和质保体系,为透平叶片定型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同意通过首件鉴定。

 

燃气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代表了高端制造业的最高水平,其关键核心技术由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掌握。我国燃气轮机发展虽然已有50年历史,但仅掌握了重型燃机冷端部件制造与总装能力,未掌握到热端部件设计制造核心技术,且未形成自主研制能力。透平第一级静叶是重型燃机典型热端零部件,其核心制造技术一直被国外封锁。中国重燃、中科院金属所、江苏永瀚及相关单位,经过长时间协同作战,成功攻克多个难关,创造多项纪录:国内首次自主设计重型燃机大尺寸一级静叶;国内首次冶炼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级静叶母合金,攻克了纯净化冶炼技术;国内首次自主铸造重型燃机大尺寸一级静叶,攻克了大尺寸复杂叶片的精密铸造技术。

 

自主研制重型燃机,对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重型燃机自主创新,2015年正式启动实施"两机"专项;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又将"两机"专项列为百项重大工程之首;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国家电投所属单位中国重燃作为"两机"专项重型燃机工程的实施主体,承担着自主研制重型燃机的光荣使命。重型燃机自主化仍任重道远,中国重燃着力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集全国之力协同攻关,力争早日实现中国重型燃机自主研发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发电效率40%最高,全球首座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今年发电

发电效率40%最高,全球首座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今年发电

核电是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目前全球核电技术正处于第三代,还在发展高温气冷堆等全新技术,今年中国建设的全球首座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年内正式发电。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主任钱天林6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示范工程将于4月装料,今年年底发电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华龙一号”的“金钟罩”!能抗住大飞机撞击、航油的燃烧

“华龙一号”的“金钟罩”!能抗住大飞机撞击、航油的燃烧

“能抗住大飞机撞击、航油的燃烧,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负压,即使内壳受损,放射性物质也不会泄漏到环境中去。”近日,中核集团首席专家、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说,“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其安全壳是保证电站安全的最后一道实体屏障,对于核电站的安全至关重要。
美国报告建议:现在

美国报告建议:现在 "紧急 "投资,预商用试验版的核聚变电站可在2040年投运!

美国能源部的一份新报告称,如果对该项目进行 "紧急 "投资,一个预商用试验版的核聚变电站可能会在2040年之前在美国投入运行。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科学院的一份新报告建议,如果美国想利用其对ITER等多国项目的贡献,并乘着私人绿色能源投资的浪潮,现在是 "紧急 "推动重大投资的时候了,以建立一个试点核聚变能源工厂,并在2035-2040年之间投入使用。
走近“人造太阳”——我们的梦想是,点亮世界上第一盏核聚变发电的灯!

走近“人造太阳”——我们的梦想是,点亮世界上第一盏核聚变发电的灯!

太阳的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为了在地球上造出“人造太阳”,我国科学家将“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极端环境“熔于一炉”。近日,记者走近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大科学装置“内核”,从多项尖端科技的突破中感受我国创新的勃勃脉动。
中国强流高功率质子加速器研制再创世界纪录

中国强流高功率质子加速器研制再创世界纪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独立自主研制的加速器驱动的嬗变系统(ADS)取得新进展,其关键系统超导直线加速器样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束流强度10毫安连续波质子束176千瓦运行指标,并于12日凌晨2:20实现10毫安束流稳定运行。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